似乎,禮拜四已經成為我習慣的鬆餅日



星期四的服務學習排在中午,更精確一點的說,是在12:20-13:10的那段時間。
這段時間,說巧不巧,前有音樂欣賞,後有語言學概論。
最不晦澀的講法是:我沒什麼時間吃午餐。



不只一次,一夥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眾人盤底朝天只打飽嗝時,
目光會忍不住被我幾乎完好無缺的飯食捉住──
你......你還沒吃完啊?



匆匆扒完飯,趕著上語概。胃腸毫不猶豫的繼續以黑洞之姿出現。 


3:10,鈴聲會大作。別擔心,我沒有接受過巴福洛夫的制約控制。





===================================================================================


鬆餅屋前,久久散不去的是那溫暖的甜香。縈繞著、充滿著、佔有著鼻腔與嗅覺神經。
今天要吃的,是紐澳良烤雞蔬菜鬆餅。

572號,看看頭上亮起的指示燈仍頑強的停留在540號,決定蹓達蹓達,為了打發時間,
也為了自己快要結冰的手腳。

繞一圈共同教室,瞄過每一間教室,眼角掃過經過的每一個路人,
謹慎地用帽子遮住臉,以免給大家造成心理壓力。(沒有要諜對諜,I Promise.)

572號!賣鬆餅的姐姐大吼。
忙不迭三步併作兩步衝向櫃檯,交出號碼單,接過幸福。
仍選擇坐在老位子上,在那棵喜歡的樹下。

熱氣蒸騰,對抗著冷風,手上的燙熱無謂的穿過紙袋傳達。好暖好暖。


咬下第一口,伊甸便開展在疾疾的風中。
微甜的酥脆表皮到了內曾就被醬料濡為柔軟,酸甜的醬汁逐漸侵占味蕾,
雞肉的微鹹漫不經心地突破甜潤,伴著生菜的清爽宣示主權。

鬆餅的凹凸是有韻的曲線,舌尖在方格間逗弄著,舌根在各式醬料中浸潤著,
牙齒輕輕的咀嚼,既不希望傷了這奇妙的組合又迫不及待想要下嚥。
酸鹹甜清、脆軟勁韌,各路英雄在舌頭與牙齒的合作下融為一體。
第一口的溫潤到達了食道,彷彿可以感受到平滑肌依依不捨正在折柳送鬆餅,
又似乎看見黑洞正飢渴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夏天,到達了黑洞。


甜與鹹,一次又一次,不敢相信能夠match地嘗試組合,
竟一次一次成功。


迎著風,攜著滿足,笑了。
即使是完全不同的個體總也有組合成功的時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芎璃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