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與五行之氣相對應的五臟,應當是「產生五行之氣的五臟」。這樣,五臟就不是做為「臟器」,而是作為體內流動的氣的歸宿場所「藏(臟)」了。(古書言臟均寫作藏,含有「舍藏」之意。
2.
《靈樞‧經脈篇》這樣回答:「人始成,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及人體在孕育時期最初的生機,是由陰陽二氣的會合而產生精,繼由精的增長而產生腦髓。這裡所說的「精」,就是所謂的「先天之精」,天生就有的精。腦髓由此而生。
3.
五個臟,是各種不同流體歸宿的場所。
肝--血(魂)
脾--營(意)
心--脈(神)
肺--氣(魄)
腎--精(志)
4.
真水→精↓←真火
精→氣→神
5.
首先,讓我們來看《管子‧內業篇》中的一句話:「定心在中,耳目聰明,四肢堅固,可以為精舍。」
這句話提出了「定心」這一概念。認為由於人體中有「定心」,所以耳聰目明,手足四肢強健,這一「定心」是精歸宿的場所。
這裡所說的「精」指的是什麼?《內業篇》認為:「精也者,氣之精者也。」由此可見,《內業篇》所說的精,就是成為精微的,具有根源性質的氣。
《內業篇》中還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以為人。」即「精」來自於天,「形」來自於地,兩者相合而成為人。從這句話來看,這一「精」的具體涵義,與前面《淮南子‧精神訓》中所說來自天的「精神」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這個「精」字的涵義與「精神」的涵義相同。
這一「精」,又被認為具有流動的氣的特徵。如《內業篇》說:「敬除其舍,精將自來。」即如果恭敬的清掃精的居舍,精自然會來歸宿。通過這句話,彷彿可以看到精就像浮動不的神靈那樣降臨於人體,這一精被看作具有流動的特徵。並且,值得注意的是,在《管子‧心術上篇》中有一句與此話相同的說法,所不同的,只是後者將「精」字改成「神」自。把這兩句話稍加對比即可看出,《管子》一書中所說的「精」與「神」是相似的概念,可以互換使用。
前面說似乎可以看到這一「精」帶有某些神靈的特徵,但是《管子》並位將精神格化。例如,《內業篇》在論述這一精的功能實,清楚的告訴我們,「精」並非鬼神之類。如說:「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將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氣之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