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注在一件事上表示會忽視其他事情......專注的力量同時也是關閉隔絕其他事物的力量。我們說匱乏「聚焦」,但是我們也可以說匱乏引發「隧道效應」:注意力只能集中於處理手邊的匱乏。(P.41)

----

芎按:此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XD

2.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談攝影的文章裡有句名言:「攝影就是設定框架,設定框架就是排除其他。」我們這裡用「隧道效應」來只稱這種認知上的情況。(P.41)

-----

芎按:很喜歡這句,當我們把框架設定出來,就是排除了其他東西。當用了聚焦,代表的就是......其他東西不重要嗎?

 

3.

匱乏會直接窄化認知頻寬──這不是關於個人先天的能力,而是關於這種能力在當下有多少可供運用。(P.65)

---

芎按:沒想過這個說法,原來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與電腦一樣會有「暫存記憶體」不足的問題,也因此當我們手邊有太多事情要處理,時間和精力都處於匱乏狀態時,我們的反應會變慢、決策容易錯誤(是否即所謂「忙中有錯」?)。由此,是否可得證「多工」必須在某一些條件下才能達到高效的結果?我曾嘗試過同時處理許多事情,發現如果一邊思考、一邊聽老師講課+超筆記→什麼都做不好,因為同時有兩種輸入以及一種輸出。但如果邊繡花一邊聽課則毫無問題,因為這是兩種毫不相干的事件。

4.

寬鬆提供簡單的方式來避免做選擇的負擔。......寬鬆──不管是金錢、時間或是卡路里──讓你有餘裕不做選擇。它讓你可以說:「我兩個都要。」和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理想中「選擇的自由」恰恰相反,寬鬆給了我們不選擇的自由。(P.106)

------

芎按:看到這段感覺超級驚訝的!之前曾在相關書籍中看到討論窮人之所以「更容易肥胖」的原因,除了飲食攝取和糧食價位的關連性(糖多、不健康又容易肥的食物通常比較便宜)外,也因為他們存在著「吃不飽」的壓力,因此一旦有錢,就很容易把錢「全數」花在食物上;同樣的狀況也印證在許多窮人偏好把錢拿去買菸、酒而勝於青菜米糧上。因為專注於匱乏,因此放大了需求,而形成「選擇」的必然。

除此,也想到小時候的自己,沒有太多吃大餐的機會,因此一到了buffet時,一定吃到肚子快撐破,而且會拚命拿甜點吃。到了現在的自己,想吃甜點、好吃的食物顯然容易許多,甚至連便利商店的東西都能輕易買到,因此到了buffet店中,反而容易有效控制自己的欲望──甚至不需要控制,輕易的就因為「不匱乏」、「滿足」的感覺,而能將這些食物在飽腹後摒除。

5.

隨期限到來才赫然發現的意外,我們把它導制的情況稱為「拋接球效應」(juggling):一件急事接著另一件急事不斷迎面而來。拋接球效應是隧道視野很合理的結果。當我們陷入隧道視野,我們片面且暫時地「解決」了問題。我們在當下做好我們能做的,不過它給未來又製造新的麻煩。......如耍特技般手上同時拋接好幾個球時,我們在隧道視野中只能注意最快掉下來的那顆。有些時候我們可以把問題完全解決,但是更多的情況是,我們只是及時把球接住,馬上又得把它丟回空中。(P.162)

6.

節食所以如此困難就在於它讓我們專注於我們必須避免的東西。......匱乏的關鍵特徵──他會攫取你的注意力──變成一種障礙。節食者和孤獨者必須與他們的匱乏苦苦搏鬥,原因就在於匱乏迫使他們專注在每一個細節。(P.180)

------

芎按:可是,我想知道當我們不能專注於節食本身,又能夠怎麼避免放縱自己呢......。書本前面有說到,如果人處於充滿誘惑的環境,那麼很可能因為需要「不斷自制」而造成自制力低落的情形 ; 又曾說我們不能讓自己「感到匱乏」以免掉入隧道視野之中,但是事實上我們就是很容易處於這樣的環境裡啊......。難怪節食那麼難。而害羞、內向,這種類型的事只要有「他人」的存在就無可避免,又該如何讓自己不感匱乏呢......?

 

初初讀時,覺得這真是一本超強的好書!再次讀時,開始覺得其實就是將陳年老調換個方式講清的書籍,但勝在舉例有趣、說明清楚。已經許久沒看到這種明白有趣的科普(?)書了。但整個翻來翻去,恐怕只能如此結論「匱乏能帶來專注,但專注或許會給我們紅利,也可能會造成褊狹,甚至使得『全面』離我們遠去,只視及事件的一小部分,而造成其餘的潰爛。」。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芎璃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