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勵志書籍」的諷刺小說,或許也可以歸在「反烏托邦」一類,但更接近於對人類「理想狀態」的諷刺。

我們常說,因為有廣告、電影,以及消費社會,導致我們對自身感到不滿,且必須不斷花心思、花費金錢去獲得讓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可能;而過往的社會因為傳播速度慢,時尚改變速度也沒那麼急,人們面對慢步調、誘惑少的社會,反而更能夠面對自己的內心。那麼......如果今天人類都對自己感到滿足,社會是不是就能夠至臻善美?

本書主人翁艾德溫基本上是一團爛泥、也是怨天尤人的憤青代表:編輯工作上抱怨連連又拿不出新的點子、和太太不對頻卻懶得積極溝通、與上司有不倫情事更躲躲閃閃不敢面對。由於機運巧合,他拿到了一本詭異的自助書(勵志書),並在不得已的狀況下讓它出版。結果,竟一炮而紅,改變了整個世界。然而,並非所有人都享受至福的狀態,而處心積慮地想要毀滅這本書,而編輯艾德溫更在不斷追尋中,發現此書根本是一位獨居老人從各種勵志書擷取、連綴而成,而非什麼神作。

劇情上其實沒什麼特出,但有趣的是作者描寫人們對「自助」、「勵志」行為的貪愛。故事的一開始,我們可以從艾德溫的上司、太太積極想「讓自己變好」的狀態,看見我們自己的影子。相對的,艾德溫不思進取、從不長進,就成了我們避之唯恐不及的對照組。但是,這樣將自己擺在底層的人,卻能夠在第一次閱讀自助書書稿《山上的課程》時,警覺這些東西根本就是抄襲既有並加以改編的。換言之,各種自強方法其實都是千篇一律,只是用不同的編排方式,促使人們買單──而人們也的確甘之若飴。只是,過往無論哪種自助書,功效最多只在一時,無法使人得到徹底且永久的改變;《山上的課程》卻可以使人脫胎換骨,使人充滿喜悅、不羈於俗塵。效力之強,甚至使得「幸福」成了專利名詞,特指此書所能給人的感受。

只是,當幸福成了人人均同的狀態,所有人失去貪嗔癡,隨時充滿喜悅滿足,那麼世界還能夠如常運轉嗎?而千篇一律的幸福是否真的是幸福呢?就如同艾德溫說的「你把原來的那個梅藏到哪裡去了?那個會放聲大笑、會出語譏刺,眼睛裡閃著光芒、嘴唇上塗著粉彩的梅藏到哪裡去了?」,因為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我們才能有強烈的情緒。沒錯,我們會因此失落、會不滿意,但也才能顯現出那偶爾滿足、喜樂一刻的珍貴啊。

另外,就不免想到三武滅佛時所持的論點:「僧人不事生產」、「破壞家庭」,當人們處於至福狀態下時,不羈於世間,自然也不會需要工作,那麼生產自然停頓,家庭或傳承、婚姻也都不再被需要。人們不再需要消費性商品,也不工作,那麼誰願意來負責供應基本的食物?書中的預設,將「不識字」、「不閱讀」的人群排除在至福之外,因此仍然可以維持日常如載運、備餐等工作。某種程度上這也是一種階級分化,但那樣與過往農奴/信眾供應貴族/宗教人士所需,而貴族/宗教人士可以追求更高性靈的狀況,似乎也沒什麼太大差別了呢?如果並非如此,而是身心沐浴在至福之中的人會自然而然的願意去進行生產,並以此為樂,那跟洗腦好像也沒什麼不同了吧?

「幸福」究竟是什麼呢?我們每天汲汲營營想要達成的狀態,如果有一天可以藉由全然的滿足與喜樂取代,那還是不是幸福?或者,只是目標的喪失而已?

 

2021.03.24 引一段英國女作家Laurie Penny的話,覺得合適用來註解:「如果哪一天地球上所有女人早上醒來後,覺得在自己的身體裡真的很愜意,那世界經濟會在一夜之間崩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芎璃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