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日文書名較為直截,作「過剩反應──社會的噩夢」。分為五章,分別敘述社會反應過度的典型現象、個人反應過度的樣貌、反應過度的心理機制、反應過度造成的社會現象,以及防止反應過度的方法。或許,可以以本書做為起點,對社會上的許多事件重新再做觀察。我認為此書所提及的現象可以用下列三個部份來討論:

首先,作者提到的「自以為無所不能」既是人們暴走的原因也是結果。而或許可以由「西方個人主義傳入」和「速食化社會」兩點來討論。之所以提到前者,也不是意指西方社會個英雄主義、個人主義一定不好,或者西方一切都是不好的,只是因為相對於東方社會原先所強調的「群」的概念,西方更注重每一個人的主體性。因為重視每個人的特質、主體性、意見,因此西方在科學發展、自由教育上更容易有較好的成果;而東方社會強調群體關係,學生避免有突出成果、成人也多所鄉愿、和稀泥,因此不能否認「過剩反應」在過去的社會,因為注重他人的觀感,也不見得敢直接表達,從而粉飾出一個看似和平的社會,教育或法規的推行也相對容易。僅以這次新冠肺炎強制戴口罩的規定來看,美國、西方社會有太多民眾直接無視政府的規定,有的要求自由呼吸的權利、有的認為戴口罩是政治行為,而選擇不戴是屬於個人自由;相對東方社會,罰金祭出來,民眾多乖乖戴上(當然,也因為至前SARS的經驗,大家都嚇怕了)。從此事件中,就可以知道如果太過強調個人主義,無論是社會管理或者是法規推行,都更容易遇到過多的障礙。而速食化社會,則降低了到達「暴走」的閾值。我們不再有時間慢慢處理每一條看見的資訊,以致於看見黑影就開槍;我們每天忙碌,沒有時間從各個角度去了解一件離我們或遠或近的事實,而只能聽信片面之詞。而這些片面之詞,可能因為敘述者本身的立場、需求,或多或少的被改寫,而我們的情緒舊建築在這樣的改寫上,一發不可收拾。諸如對於新聞的氣憤、主管對於投訴事件的態度,或者家長對孩子告狀的反應,都容易因為速食化而放大,甚至反應過度。

其次,「網路」與「媒體」基本上除了給予是聽者所謂「事實」的報導,也扮演了煽動大眾情緒的催化劑。為了吸引眼球、為了點閱率、為了所謂的「新聞」能夠最為即時發布,因此媒體產業與網路往往會將小事放大(比如2021.04.25有篇新聞就報導了〈少婦負氣離家竟衰田埂大哭〉的芝麻新聞),並加以貼標籤(如正妹女警、暴動了),以吸引相關族群點閱。措辭的激烈與煽情,往往令人搖頭。縱然已經有些有識之士,點閱之後多會留言表示這是片點閱率、雷聲大雨聲小的新聞,但畢竟不能否認這仍然是媒體產業的主要風潮之一。除此之外,個人事件演變成全民焦點的狀況,也時常上演。比如無論現在或過去,人人都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過去的人們,可能往肚裡吞、可能找親朋好友大吐苦水,或另外找方法解決。現在的社會,則有網路平台可以讓我們進行抒發,「靠北XX」之類的社團也相當多。然而當事人的抒發並不會止步於此,有在刷PTT或FB相關社團的人,可能會發現不久前才看見的文章,迅速跳上了新聞版面,好像是什麼應該全民都了解的事件一樣。而記者往往也只是轉貼原文,再附上一些網友評論。而無論是評論或是原文,均被放大檢視。從記者下的標題、或者行文語氣,閱讀人大概可以知道他偏向的立場,而所謂「網友說」也容易被誤會成社會的共同意見。就這樣一個放大的過程,個人的遭遇就成了全民關注的焦點。而在網路、媒體權一般人均可掌握的狀態下,又怎麼能讓人不把自我中心主義放得更大?當自我被放到極大時,逆我者亡不也是理所當然嗎?

而無論速食化、煽情媒體,或者將個人事件放大播送的行為,是否會遭受任何懲罰呢?事實上大多是不會的。而我們也因此......非常容易成為嬌養在溫室、永遠長不大的玻璃心小孩。換言之,因為沒有制衡機制,從小也不會被告知這樣的行為不正確。父母會盡一切努力避免孩子被傷害,並在目前越來越好的物質環境中,這些保護更增加了。選擇老師時,需要選擇樂觀開朗、不對孩子說重話、永遠對孩子鼓勵、誇讚的老師;選擇的才藝必須要馬上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與喜悅;太困難的課業也要盡一切努力去藉由補習來減低挫折感.......而父母如果打罵小孩呢?一被旁人拍攝送上網路,馬上就是「虐童」、「不適任父母」等指責鋪天蓋地而來。教養小孩難,孩子要養出強悍的心靈也更困難。因此,當從玫瑰色的校園環境進入職場,便更容易感到挫折。至少,多數的主管希望看見的是績效,而不希望成為保母──雖然近年也越來越常聽到主管告訴前輩們「要多多鼓勵、照顧後輩,如果他們東西做不出來就幫幫他們,不然又要重新訓練新人了」等言語。雖然我不是不希望職場也能夠一片祥和,但是當這種美其名為尊重包容的態度,放任了人們的自尊無限量成長時,作者所提出的各種「暴走」行為,又怎麼能不層出不窮呢?

記得之前有本蠻紅的書《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我認為可以為「暴走社會」下一個直接的解方。存在這個世間一定都有許多不平衡,生氣也是在所難免。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生氣,那麼仍然什麼事都解決不了,不如回頭想想自己生氣的原因、解決事情的辦法,並且從過去、現在去思考「我」所生氣的事情究竟有沒有道理,再決定是否要做出反應。稍稍降低一點反應速度,至少在這種時候,還是相當不錯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芎璃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