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勇敢而主動地做出選擇,無論最後的結果是否與期望相符,都是對自己負責的人生態度。如果逃避做出選擇,比面上是以聽天由命的態度面對人生,實際上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P.10-11)

2.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你不能什麼都要,也不能甚麼都不要!表面上你得到了一些、失去了一些,但其實這些得失都只是世俗中虛擬的形式,靈魂的目的是在於考驗你內在的勇氣與智慧。無論你在當下的選擇,讓你決定要獲得什麼、割捨哪些,其實並不重要。每次取捨,都在累積內在的珍貴寶藏:勇氣與智慧。(P.13)

3.

經過好長郝深的一段痛苦,我們往往開始習慣與悲傷共處的感覺,就很容易忘了要重新站起來。訴苦,可以引起同情;討拍,能夠帶來安慰。但人生豈能一直這樣淹沒在淚水裡?(P.34)

4.

其實只有活在世俗標準,才會有不完美的疑慮;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靈魂都是完美的,充滿愛與勇氣。當我們停止批判自己、否定自己,放下「不完美」的自己,另一個完美的自己,就勇敢地在雙贏的互動關係中,優雅地現身。(P.54)

5.

主動把握自己要的人生,才不會覺得自己處處受人宰制。就像參加中式宴席,主動夾菜就會選到自己喜歡的,被動等人夾菜,很容易吃到自己不愛的,要不然就是餓肚子回家。(P.92)

6.

阿德勒認為:「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當你想要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就要學習不介入別人的情緒或意志,凍得不要用別人的想法或做法來困擾自己。別人要用什麼態度對待你,或處理他的人生,那是他的事;你所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P.114)

7.

人與人之間的好感,可以一見傾心,也可以從「不討厭」開始,充滿了各種可能。(P.124)

8.

佛教認為,人生無常,才是正常。應該活在當下,而不是以預測未來的方式,被宿命操縱。(P.227)

9.

當我們「辛苦」付出的時候,不是很甘願。若是帶著怨怒去付出,「辛苦」很容易就會變成「心苦」,時間久了,就變成「命苦」。

總之,只要心不苦,就不辛苦,通往夢想的路上,時時刻刻都幸福。

......

所有的夢想,都必須很甘願地付出,才能成就。沒有人會是天生命苦的,即使出身再卑微,愛與希望都能使人富足。若你常覺得「心苦」,不妨學著將所有的抱怨,都化為具體的感恩。當心境改變,時來運轉,人生從此大不同。(P.24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芎璃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