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濟學家稱為統計歧視(Statistic discrimination)的典型例子:雇主認同一般人對內城黑人男性工人的看法,做決定時就根據這些看法,而不再全面檢閱這位申請者是否符合資格。這種歧視的淨效應(net effect)是:內城黑人男性申請者根本沒有機會在個人的層次上證明自己夠資格。(P.xxxxviii)
2.
這些街角男性並未擔起父職,這是一種文化的問題,源自機會受限與抑制。......談到父職時,他們對自己能力毫無自信,不管他們是否願意承認。
3.
街角的男人之所以缺乏工作的熱情,最主要的因素是他們賦予工作的整體價值。對於他們的工作,街角男性和周遭的大社會一樣,都賦予較低的價值。(P.67)
4.
這些男人將中產階級的職業視為聲譽、驕傲、自尊的主要來源;他們自己的職業卻無力提供他們這些東西。由於社會和他們自己普遍而言,都有著相同的判準來評價事物,因此談論自己的工作會引發突如其來的羞辱感,以及一種深沉而幾近於激烈的渴望,希望能與某個人──或許可以說任何人──交換彼此的位置。(P.69)
5.
可預見的是,不管是工作勤奮或堅毅不拔,都無法讓一位清潔工成為坐在他目前打掃的大樓辦公室裡的文職人員。......
職業並非走向康莊大道的墊腳石,而是條死胡同。它並未傳遞出明天、下個月或明年會比今天更好的訊息。
職業傳遞出的是微乎其微,給不出任何承諾,它實在是「沒什麼了不起的」。(P.72)
6.
男人總是小心翼翼的把自己不適合當丈夫,歸咎於自己無法擺脫男子漢的某些特質,像是心靈上的獨立、偏好威士忌或性好漁色。他們把當丈夫的失敗直接歸因於男人的弱點,或他們的男子漢弱點。
這個訴諸男子漢的弱點來解釋婚姻失敗的理論,簡單而且只考慮到自己,對街角的男性有很大的吸引力。(P.106)
7.
一般而言,低賤的工作為在職業的階序之外,無法給予你任何未來或當前的希望。從事低賤工作的黑人永遠都是低賤的工人,隨著時間的過去,婚姻盡行了一、二年,孩子慢慢增多,原本一開始就無法養活自己家庭的他,愈來愈覺得無能養家。他工作的愈久,就愈無法靠他所賺的錢來生活。他對這樣的工作並不抱持穩定的興趣,也學會了用同樣輕蔑的方式來看待它,一如雇主與大社會看待它的方式。在他眼中,工作是可以被犧牲的;在雇主眼中,他也是可被犧牲的。......他將工作上遭遇的失敗帶回家裡,但在這裡,他的家庭生活也正遭逢類似的惡化情況。他的妻子期望他能符合成人男性的形象,但就像丈夫、父親的角色一樣,男人在這上頭又失敗了。(P.165)
8.
就好像已預期到個人人際關係的脆弱──為了在關係仍持續的情況下盡可能予取予求,或者是因為想延續這些關係──男人們急切的想將每個關係都強化到最高的強度,迅速的把隨性認識的人提昇為朋友,把朋友提昇為知己與戀人。這種急切想升級個人關係並增加交往密度的舉動,本身可能會導致這些關係的壽命縮短,或過早賦予當事人過高的期待與義務,這些期待與義務是倉促建立起的人際關係所無法支撐的。(P.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