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哥德教堂裝飾的花窗玻璃,也是藉著光來呈現神的相貌和故事。射進教堂的那道光就是神,設置在東正面的玫瑰窗代表聖母,提高了教堂建築的象徵性,聖伯納德將透過玻璃的光,比喻為神化為人形時的語言。同樣的,不破壞窗玻璃而射入的陽光,也被比擬為處女瑪麗亞懷著聖胎;而光穿過窗染上玻璃的顏色,則是為神透過聖母的肚子擁有人類屬性的意涵。(P.25)
---
芎按:看了那麼多教堂,還不知道有這麼多梗啊.......
2.
喬久內的夜景畫並不是強烈明暗對比的夜景圖,而是情感性的描繪夜的暗影。也就是說,他謹遵達文西的教誨,不製造強烈的光或深濃的影子,而是繪製在黃昏的昏暗景色中輪廓朦朧的夜景圖,故可將它視為達文西暈塗法的延伸。(P.46)
3.
1520到30年代間,威尼斯和整個北一大立聖行夜景話成了值得住木的現象。它源於喬久內創始的夜景表現,以及拉斐爾壁畫的影響。同時,這時帶的夜景畫一詞也漸漸頻繁的用於繪畫之上。強調光的風格叫作光線主義(le luminisme),我們可以說到了16世紀,強調光與影對比的光線主義派開始於北義大利興起。(P.50)
4.
提香對威尼斯畫壇影響甚鉅,丁托列多(Jacopo Robusti Tintorette)在16世紀後半,將提香獨具的戲劇效果,更往上推升,創造出獨特的幻視世界。(P.51)
5.
人們認為暗影並非單純缺乏光的否定狀態,而是萬物成形的原有狀態,暗影也是孕育真正信仰的所在。.......「這幸運的夜,雖為靈魂帶來黑暗,但那只是為了將光賜與靈魂才這麼做。」十字架的聖約翰思想,雖然並未立刻與暗色調主義的流行結合為一,但一般評論均認為它鋪墊了找出黑暗價值的思想基礎。(P.100)
芎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