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族國家的形成因素:(P.9-10)
(1)十字軍東征:11世紀起西歐基督教VS東方伊斯蘭勢力→東西整合、交通與商業發達、東方君主制傳到西方
(2)中產階級興起:中世紀晚期商業↑,並且用納稅等方式支持王室行政與軍事組織
(3)戰術革新:騎兵逐漸沒落,長矛和弓箭的步兵逐漸增加(英法1337-1453英步兵大勝法騎兵)、火藥傳入→封建領主堡壘out
(4)羅馬法復興:12~13世紀習慣法↓,羅馬法主要精神為尊君,「王侯所悅納者便有法律的效力」,進一步強化君權
(5)政治新說的鼓吹:16世紀開始政治哲學家鼓吹君主專制,如包丹《國家論》認為君主作為立法者,地位應高於法律、霍布斯《利維坦》以社會契約論角度鼓吹專制
2.
1864-1949的七個日內瓦公約──主要用於約束戰爭中的暴力行為(P.26-27)
(1)1864,瑞士慈善家Dunant主導,主要內容
(a)所有救助醫療傷患士兵的設施處,不得佔據或破壞
(b)公平對待所有戰鬥人員
(c)保護救助傷員的平民
(d)承認紅十字會為識別救助傷患的人員、裝備的符號
(2)1906,適用於海戰時沉船傷患的搶救
(3)1929,規定人道對待戰俘,不得已戰俘作為報復對象,進行脅迫或要求提供情報,也不得要求進行危險或妨害健康的工作
1949年,鑑於某些交戰國未能人道對待戰俘以及交戰區平民紅十字會議發展出以下四個公約,進行對前三項日內瓦公約的補充:
(4)改善戰場上受傷及病患士兵情況公約
(5)改善海上受傷及病患士兵情況公約
(6)對待戰俘公約
(7)戰時保護平民公約:在未加入戰鬥的前提下,應容許其安居樂業,不得要求他們加入任一方的戰爭,也不得因為種族、宗教、國籍或政治立場有任何歧視
3.
聯合國的組成目的:(P.54)
(1)維持世界的和平與安全
(2)根據權利平等和民族自決原則發展國際友好關係
(3)共同合作解決有關經濟、社會、文化或人道性質的問題
(4)協調各國行動的中心
聯合國的組成原則:
(1)主權平等
(2)以誠信履行國際義務
(3)以和平方法解決一切爭端
(4)不干涉內政
4.
WTO的三角議題:(P.63)
美國:要求EU和印度降低農產品關稅
EU、開發中國家:要求美國減少農業境內支持
已開發國家:要求印度和巴西降低工業產品稅額
5.
30年戰爭之後,於1648簽訂威西伐利亞合約:(P.76-77)
(1)宗教方面:
(a)規定克爾文教派、路德教派、羅馬教會地位平等
(b)新舊教所可擁有的土地和財產已1624年1/1以前為準
(c)新舊教各邦在帝國事務上權利平等
(d)帝國最高法院中,新舊教參與人數相同
(2)政治方面:
(a)瑞典、法國、布蘭登堡均獲得部分土地
(b)神聖羅馬帝國中的三百多邦均以獨立自主、等同國家的身分參加和會,並享有宣戰媾和等權利(=神聖羅馬帝國解體)
(c)皇帝未經帝國會議同意,不得立法、宣戰、締盟、徵稅
(3)影響:
(a)歐洲列國制度、國際社會出現
(b)使日耳曼分裂
(c)哈布斯堡王室衰落,奧地利、西班牙受挫,法國崛起
6.
路易十四件能建立專制政府的四個因素:(P.80-82)
(1)法國固有傳統
(2)17世紀中葉,歐洲在經歷戰亂和宗教衝突後,渴求一位強力君主
(3)當時歐洲將君子至尊與國家霸權結為一體,而當時法國作為歐洲仲裁者,具主導角色
(4)路易十四的人格力量,且善於自控與用人
※在稅收上,當時對窮人收稅較多,中產階級有各種方式可逃稅,而貴族不須繳稅。並不是路易十四不願向富人收稅,而是不希望失去貴族的支持。且貴族、中產階級者力量較大,如需增稅也往往產生較多交換條件.....(芎按:柿子挑軟的捏、軟土深掘就是在說這種情況吧!)
7.
20世紀後半的衝突與危機(P.137-155)
(1)柏林危機,1948.06-1949.05。波茨坦會議決定柏林由美、英、法、蘇分區佔領。蘇聯封鎖了所佔東柏林附近的交通,使得西柏林交通也被封鎖。
(2)韓戰,1950-1953
(3)冷戰局勢升高,1953-1961艾森豪在位時期,延續杜魯門時期「圍堵政策」,積極反共。1957「艾森豪主義」對抗蘇聯在中東漸大的勢力
(4)柏林圍牆事件,1961東德為了防止人民逃往西德而建
(5)古巴危機,1962,差點成為WWIII。古巴卡斯楚反對「美國佬帝國主義」且實施了共產統治,引起美國對其政治權力的干涉
(6)越戰,1950-1973,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場失敗的戰爭(地緣問題、時間拉太長、本土人民不願再派子弟參戰)
(7)低盪,1960-1985國際情勢趨於緩和
*1975年歐洲安全合作會議簽屬宣言共分四個部分
(a)歐洲安全問題:互相尊重主權、避免使用武力,疆界不可侵犯,亦不可干涉內政
(b)促進各簽字國之間的貿易和減少貿易障礙
(c)人權部分:文化交流、被邊界隔離的家人團聚
(d)各簽約國強調將履行這些協議,並持續進行多邊談判
(8)中美關係突破,1960之後,中國與蘇聯關係漸趨敵對,1972尼克森訪中,與毛澤東會面。美國藉由對蘇、中均親善而獲得談判地位。
(9)第二期冷戰,1979-1985戈巴契夫掌權時期
8.(P.156)
20世紀稱為美國時代→基於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所起的關鍵作用,以及冷戰中打敗蘇聯→一超多強
9.
民族主義要達成的使命有二:(P.199-
(1)形成民族:透過整合過程,把各個種族、文化、生活方式高度相似的人群組成更大的人群社會
(2)建立國家:在民族行程後,在固定疆域中建立一個民族國家,此國家擁有最高主權,且任何國民都能夠從上一代身上繼承。
留言列表